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给农娃“加餐”-书院中国

公益项目

首页 >> 公益项目 >> 乡村公益书院 >> 查看详情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给农娃“加餐”

浏览次数:938次      更新时间:2015-04-15 11:08:00


摘要:4月11日上午9点,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开课了,教室坐得满满当当。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吟诵、太极、国学等课程,给周边的农娃“加餐”。 据了解,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由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起并创办。该书院的创立,旨在让传统文化在农娃心中生根发芽,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发起人李亚鹏曾说,“乡村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乡村公益书院的建立,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养分去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实现亲仁善邻的美好乡村图景。” 书院在外观上与平常的农家小院无异,走进之后,却立刻被它古朴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正房是平时上课的教室,二十个蒲团与十个复古的榆木小几案整齐摆放着,正房的里间摆了一整面墙的书籍,这些书籍均是村民和志愿者捐赠的。 自书院成立后,先后有d盈、赵家路、张美玲、孟朝霞等多位名师带来了手工绘画、中医养生、吟诵等课程。这些名师不仅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4月11日上午9点,伴随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开课了,教室坐得满满当当。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吟诵、太极、国学等课程,给周边的农娃“加餐”。


        据了解,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由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起并创办。该书院的创立,旨在让传统文化在农娃心中生根发芽,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发起人李亚鹏曾说,“乡村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乡村公益书院的建立,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养分去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实现亲仁善邻的美好乡村图景。”


        名师免费授课农娃“任性”点课


        书院在外观上与平常的农家小院无异,走进之后,却立刻被它古朴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正房是平时上课的教室,二十个蒲团与十个复古的榆木小几案整齐摆放着,正房的里间摆了一整面墙的书籍,这些书籍均是村民和志愿者捐赠的。

        自书院成立后,先后有d盈、赵家路、张美玲、孟朝霞等多位名师带来了手工绘画、中医养生、吟诵等课程。这些名师不仅免费授课,孩子们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性”点课。
 

        吟诵和书法课最受欢迎。因此,书院每周六都会有一节固定的书法课,来上课的是前白虎涧书画院的李长城老师。“这一捺要写的刚劲,得惜墨如金,认真去写。”李长城俯下身来,指导着孩子们。

 和城里的辅导班不同,在教学上,书院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传统文化意识。闲暇时,书院也会对家长开展传统文化、养生和教育方面的培训。

 

        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的第一位志愿老师黄曲说:“现在,方圆5公里的孩子都有来上课的。”

 

        “乡村书院的开办,不仅是后白虎涧村孩子们的福气,也是咱阳坊人的福气。”阳坊镇相关负责人说。

 

        农娃有进步样板书院将推广

 

        黄曲见证着公益书院给村里人带来的变化:“孩子们通过在这里上课,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了,慢慢地也变得更加懂事。”

 

        住在乡村书院附近的一位村民深有体会:“我们家的小孩一直来这里上课。前些天孩子的爸爸一边修车一边喝水,水喝完了就直接把瓶子扔在了地上。孩子在旁边看见了,二话没说就把瓶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了。”白虎涧乡村书院不仅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还会穿插着讲礼貌与礼仪。

 

        在这过程中,家长也改变了不少。黄曲说:“我们会经常和家长交流,教他们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之前村里有位家长,看到孩子在书院里跑跑闹闹,就生气的一脚踹在孩子的屁股上,呵斥孩子到这里来不好好学习就只知道玩。“我劝诫她,不可以打骂孩子,也不能当着大家的面对孩子大声吼叫。”


        村民李女士感慨道,自从来到书院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之后,自己的脾气改变了,“对孩子更有耐心了。”


        作为书院中国基金会乡村公益书院项目的第一个样板书院,白虎涧乡村公益书院的效果已经显现。


        据书院中国基金会项目主管蔡少宏介绍,目前已制作出乡村公益书院的项目宣传片,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北京其他地区,甚至全国推广。

上一篇:乡村公益书院孩子们的快乐暑期―吟诵 国画

下一篇:乡村春联 孩子们的别致书法课

X关注书院中国微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