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乐】《梅花三弄》绕指清-书院中国

新闻活动

首页 >> 新闻活动 >> 书院专题 >> 雅乐 >> 查看详情

【雅乐】《梅花三弄》绕指清

浏览次数:2759次      更新时间:2015-09-21 22:06:00

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

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错把落英当有意,红尘一梦笑谁痴。

梅花三弄唤群仙,雾绕云蒸百鸟喧。蝶舞蜂飞腾异彩,丹心谱写九重天。

 


《梅花三弄》是中国古代音乐保留下来的比较早而且很有名的一首曲子,也是为中国民乐改编最多的十大古曲之一。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赞颂具有超凡脱俗、孤芳自赏思想感情境界的人,曲中泛音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关于这首曲子的传说很多,最早出现在晋朝的东晋时期。相传东晋时期有一位大将名叫桓伊,他是一名立有赫赫战功的名将,同时又是一位音乐家。有一天,桓伊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年轻人名叫王徽之,他非常仰慕桓伊的音乐才能,于是斗胆请桓伊能不能吹奏一首曲子,没有想到桓伊欣然应允,于是桓伊马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相传这首曲子就是有名的《梅花三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桓伊既敦和又风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闻,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导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

也许是音乐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为人谦虚朴素,个性不张扬,曾立大功而从未招忌。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他才能静的下心来精研音乐。《晋书》称赞了他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据说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桨声灯影里传来阵阵清笛声,为当时一佳景。秦淮河甚至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观。明代《枯木禅琴谱》这样赞颂梅花三弄:“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人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梅花三弄》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多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中“一弹再三叹,慷概有馀哀”的韵志。

到了乐曲第七段,曲调在节奏的变化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高低音区交替奏鸣,此起彼伏,激越跌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雪交加、傲然怒放的意境,更突出地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将全曲推向了高潮。乐曲的尾声在轻松舒缓的气氛中进行,音调平稳,将乐曲推向深远清雅的意境,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重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将这首高雅的传世名曲变换其他的乐器来演奏,至今已成为古琴、古筝、笛箫、琵琶、箜篌等民族器乐的保留曲目,历来也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其幽远空明的声音,更托载着澄怀观道的逸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馨鼓声声,梅花点点,潺音串串,优雅的旋律将你融入“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的意境。因此由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在风格上更加趋向古朴悠远,似有中年人沧桑过后的哀婉之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琴大师龚一老师的古琴曲《梅花三弄》。

唐以前所称的“笛”其实即现代的箫。箫声幽冥、深静、清婉,由它来演奏《梅花三弄》更能体现“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这样的美学意境,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张维良先生吹奏的《梅花三弄》。

古筝,或者称为筝,音阶较多,听起来铮铮悦耳,清越雄丽,少有悠远发闷的低音。该筝曲是在近代琴家打谱琴曲《梅花三弄》的基础上进行移植、编订而来。相对于琴曲,移植后的筝曲在结构上略有变动,有删节,显得更为紧凑。在保持了琴味的基础上,还充分考虑古筝的表现技巧,可谓“琴”味、“筝”味兼容并包。由古筝来表现的《梅花三弄》则更像是喧嚣中傲然挺立、清心朗志的君子之风。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古筝曲《梅花三弄》。

 

 

花木、山水向来是人们乐于歌颂、吟咏的自然主题,人们通过对花木、山水的歌咏上升到对人们“品德”、“志向”等方面的歌咏,借对自然事物的吟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抱负、精神所向等等。这在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有所体现。音乐作品《梅花三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演奏《梅花三弄》,并非仅仅注重对形象的接近原貌的描摹,而更多地通过“传神”也就是通过展现其精神气质、意蕴来体现其审美意义和价值。首先音色要“清”,而不可“浊”。要做到音色上的“清”以及意境上所透出的“清”,就需要在力度的把握上多揣摩,并加强对每个音的美的追求。整首乐曲背景是深邃的,开阔的,要求弹奏要放松,呼吸调匀。无论以哪个谱本为准,以宽广的气息以营造出深邃、开阔的氛围和意境是不容质疑的一个要点。另外,无论是空弦散音,还是空灵之泛音,抑或说是各种各样的按变之音,取音要讲究“刚不粗厉,柔不靡弱”,也才能做到音色上的“清”乃至整体意境的“清”。

上一篇:【雅乐】当古琴遇上芭蕾---『广陵随想』

下一篇:【雅乐】汉唐乐府《艳歌行》

X关注书院中国微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