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是提倡。

今年天冷得真早。尚未供暖,连起床都需要勇气。这时节,若与三五好友围炉煮茶,真是一件温暖极了的事。能一起煮茶喝的人,都会觉得彼此格外亲切吧。

现下饮茶流行细品,我们会为了茶去布置一个绝妙的空间,雅致的茶席,柔声细语的人,用盖碗或紫砂壶,去冲泡一杯杯香茗,小口地抿一抿,安静而温柔,我们赋予了茶庄重的仪式感。而凛冬将至,煮一壶热气腾腾的香茶,便少了上述的“法则”。

屋子里暖暖的,灯光泛着黄晕,一群老友们围坐在茶桌前,红泥小炉在旁,炉上铁壶里,慢慢地煮着一壶老茶。它就在那边径自煮着,沸腾,出汤,不过多关注,豪迈又质朴。人们谈着天,大口喝着茶,屋外是冷的,人心是暖的。


天寒地冻,煮茶取暖。
❀壶❀
煮茶壶,一定不要选择劣质的玻璃壶,亲测会炸,当然,质量好的玻璃壶也是可以的。一般选择耐煮透气的陶壶,靠谱的老铁壶等。至于什么是靠谱的,那是另一个话题了。简单来说,铁壶要老,才能温润熨帖,利于释放茶性。铁壶的铁要好,才不至于让铁锈影响了茶汤。选铁壶,门道也是深的。

对,这张图是《琅琊榜》里的。
言侯戏夏江。
饮茶斗智,丝丝入扣。
❀茶❀
并非所有的茶都适合拿来煮,这点很重要。一般会选择熟普洱、红茶和老白茶这样发酵重的茶,还包括一些陈年的茶。至于绿茶什么的冲泡就可以了不宜煮,轻发酵的茶煮过后,汤色和味道都怪怪的,难以入口,想来它的内质也发生了变化,于人体无益。其实,不好喝,是最直接不过的理由。

除了直接投放的干茶,有些老茶泡完后,是可以接着拿来煮的,物尽其用,挺好。至于投茶量多少,看壶的大小,也要看个人习惯。
这几天一直在煮茶喝,煮老白茶有浓浓的红枣味,泡过的红茶拿来煮,会让你想起冷极了的冬夜的街边,那简直能救命的烤红薯摊儿。

❀温❀
水开了,就可以出汤了。此时的香气与滋味,比较接近用紫砂和盖碗冲泡的感受,又较之更加醇厚。如果想喝浓一点,可以再煮久一些,或者利用壶内余温加热,释放出茶的内质,煮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炉❀
我们总说“红泥小火炉”,过去人们煮茶煮酒都用它,曾经参与生活的物件如今已被电炉代替,电炉可控温,操作方便。但若有条件,也来置一火炉,寒夜客来煮茶时,便懂了什么是“竹炉汤沸火初红”。


煮茶是随性而轻松的,不必担心“茶饮三五道,天已变风云”。但一个“煮”字,是注定了要花时间等待的。从水之初沸,到茶与水的煎熬,再到捧杯一饮而尽,暖身暖心的幸福感,值得等待的不只是一壶茶的时间。
茶香,温暖,寂静,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