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史以来,爱情始终是人类一个重要的生活和艺术的主题。而其中因为男权社会原因,也更多体现的是男子对女子的痴迷、仰慕、惊叹、眷恋、思念等等。
女子描述形容男子的成语不多,大概是因为中国文化要求女子含蓄内敛,不允许女子对男子纵情歌唱,不像今天自由开放,“小鲜肉”经常刷屏。但好事者还是总结了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宋玉、兰陵王、卫d。但“尾生抱柱”相反则以品德更胜一筹,根据《庄子》记载,战国时尾生约女子在桥下见面,女子迟迟不来,尾生抱柱苦等,直到河水上涨终被淹死。尾生因此有幸成了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痴情男儿。而尾生抱柱则成为成语被用来表示坚守信约。
而古代四大美女,则声名远播。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我们耳熟能详。围绕他们,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相关成语则流传甚广。男子用文字方式形容不同的心上人,则更加创意无限,历久以来积淀了太多华丽成语,比如: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花容月貌、
如花似玉、
冰清玉洁、
丽质天成
等等。
我们这里就不殚精竭虑的列举了。
那么我们就甘于借用古人的成语
来表达慕爱倾羡之情吗?
如何才能创作出走心贴切的词语
讨得爱人的欢心呢?
在我的作品中,
就创生了一些新的语汇来描述我倾慕的女子。
列举其中几个和大家分享。

其一:标致清雅。
这个词语是我很多年前给清华一个才女的形容词,我先是见到了在清华读书的她写给北大同学的书信,里面充满了思辨精神,语言优美且字体清秀。第一眼,就被她端庄又是俊逸、淡笑中且又暗含几分清凉莹透的气质所沉醉。那一晚我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直到天色渐深,象飘着一样被同学拉着回了北大。
那时等我清醒之后,别人一旦见我祥林嫂一样念叨起这位姑娘,就会极其好奇的问我她到底长什么样,我便脱口而出:标致清雅这四个字。她从未眷顾过我,但这个词语倒有可能成为后世的固定用法。
其二:温婉洗润。
这是我的初恋,自觉这是一份真爱。她本是一个极其善良美丽而且洗练豁达的女子,因网络相识。直到3年后,我从深圳飞机突袭她,要给她一个惊喜去接她下班,却在上海的人群涌动中迷了路。最终狗血成她来南京路上接我,在人群中见她长发及肩,穿一件飘逸的白色衬衫,大家闺秀的风范终于一览无余。
但因种种误解,最终在筹备婚礼过程中劳燕分飞,爱情无疾而终,但我至今仍万分感激这位姑娘对我的拯救之情。错过了这么好的一个姑娘,于是在我们分手十年的祭奠之情中,我写了这部史诗作品《三联星》。
女主人公聂怀菲,心中的样子就是她。她总是对我温婉有加,但对事又总是洗练干达且温宽润厚。于是就自然而然的概括出了温婉洗润这个用法。我把这个语汇也对比标致清雅而写入《三联星》里,塑造了一个多经波折而最终眷眷相依的结局。或许这是对今生一大憾事给自己最好的补偿吧,我想用一段构想的美好故事,告诉她:我们爱过的几年,永远是充满意义的时间。

其三:仙仪人迹。
我创设的这个语汇用来形容女子有着仙踪的仪态,但又惊叹她为什么生在了人间,留下的是活生生的人的痕迹,以此表达一种遥远的敬慕之情。
在我的叙事诗《我只需要你活着》里,描述了一位长在农村的男一号在文革时期见到城里来的女知青,既然是质朴的农村,又是文革的惨白,且加上我对女子的生疏,因此形容这个女子时,我只能概括她是一个仙仪人迹,来表示初见之下的一声惊叹。但应该很符合文中的语境。城里人在皮肤黝黑的庄稼人中,看到一个白皙而清冷的城市女神,对他完全是怎么想象也想不到的。于是这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神迹。“仙仪人迹”于是顺理成章的从我脑袋中冒了出来。文革的时候,人们的确是无法用言语来夸奖形容女子同志的。但这个词语,却可以推而广之的用到那些看见的女子,远远超乎想象的状态,以说明内心的一种惊叹。
其四:云身霞韵。
这个语汇则另有故事。当年我们一干律师人等在海南做金融法律项目常驻一年,海南到处是晒的黑黢黢的人,兄弟们天天靠打牌来度过闲散时光。胡悦大学毕业前半途加入,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把她从机场接回驻地的时候,同事们群情激越,她不仅肌肤凝雪,而且面容甜润有加,更重要的是性格爽洁不拘。于是我们的生活顿时丰富起来,除了多了唱歌、去海滩游泳、去公园前呼后拥,鱼贯而游。
胡悦跟我都是白羊座,当然是惺惺相惜,颇为尊重我,也惹来兄弟们的很多嫉妒。后来胡悦回了老家四川,结婚生子,自此一别经年。她常在博客和微信读我的作品,时常有溢美之词。
于是一别九年后的这一日,不由分说点了不少酒水,在我酒酣之时,便向我讨要一个语汇形容自己。我于是沉思片刻,形容她是 云身霞韵 。意思是:像云一样轻灵飘逸,活得超拔通澈,又重情重义,因此有霞光一样的热切和浓重。我想以后会在我的作品中用上这个语汇。大约白羊座的人应该都会爱上这个词语。也希望胡悦能够永远活得精彩纷呈。
我举了以上几个例子,
除了博读者一笑,
更想说的话是在下面。

其实每个人对心上人的感受都是特别的,
也许很难和古代重合。
歌颂自己心仪之人的形象,
除了恭维之需以外,
其实未必就得生搬硬套这些成语。
创设一个上口的语汇,
既能精准表达内心感受,
而且还使对方因为专属而感觉万分愉悦。
而语汇的创设技巧来看,只要粗粗把握两点:
一是我们的汉语最早都是单字使用,五四以后才两字词语固定用法居多,单字在造字的时候都很独立,所以设定四个字以上的成语,有着很大的回旋余地。
其次,成语很多由历史故事而来,其中更重要的一部分是从古代的诗文中截取出来。其中无论故事还是诗文,都需要文人的锤炼和精简,才能最终定型为成语。
粗粗知道这个过程,我们只要真的用了心思,自己创设的语汇只要足够精致和深刻,于生活中的事件结合,就能被流传和引用。当然你会说,我不写诗,不写文,不写作品。但有了一个这样的语汇,送给了心上人或朋友,也就成了你们之间最独特的表达。
青春留不住,
但一个语汇足以凝结和贮存所有美好的时光。
这比太多昂贵的化妆品更能让人顾盼流连。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精致一些么?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上文刚写的“慕爱倾羡”“清凉莹透”“温宽润厚”“爽洁不拘”“超拔通澈”也是很好的几个语汇。大家应该知道了,送给别人一个成语,真的可以是水到渠成,信手拈来。只要你足够用心。
送出一个成语,
和她一起去驾驭,
共同穿越到千年之后吧。
错河
2015年11月6日
作者介绍
错河:本名王晓东,姓王名朝字晓东。号错河布衣,笔名错河。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93级,诗人。著有诗集《对岸》(北京大学出版社),另有诗集《冲积》和史诗《三联星》及诗论《诗想者》不日将陆续出版。力图通过文言诗与新诗并行创作的方式,延续诗歌传统,弥合百年以来的文化断层,并奠定现代文的艺术价值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