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器】翰墨雅韵,文房奇珍---古代文人的笔筒-书院中国

新闻活动

首页 >> 新闻活动 >> 书院专题 >> 雅器 >> 查看详情

【雅器】翰墨雅韵,文房奇珍---古代文人的笔筒

浏览次数:2012次      更新时间:2015-09-20 23:32:00

笔、墨、纸、砚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文房四宝,笔居于首位,作为盛笔之用的笔筒自然也成为文人案头不可或缺的文房用具。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明 沉香木雕山水人物笔筒

 

相较于笔架、笔床、笔格,笔筒是出现得最晚的文房用具,大约在明朝中晚期出现。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将兴趣、情调多寄托于生活的美器中。笔筒便在此时备受青睐,成为当时文人雅士附庸风雅的代表器具。

 

清 黄杨木雕梅段笔筒

 

在传世的笔筒中,形制变化不大,一般口底相若,呈筒形。选材上以竹、木、象牙等材质的笔筒较为常见,其余材质主要有瓷质笔筒和料器笔筒。在装饰方法上,包含刻、镂、雕、绘等技艺。

 

   竹木笔筒

明 三松款 竹雕高士听泉烹茶图笔筒

 

清 吴之[ 竹雕陶渊明爱菊图笔筒

 

竹木笔筒因取材自然,是最受文人喜爱的笔筒,而尤以竹雕笔筒为甚。竹在中国是有着特殊文化意蕴的植物,象征着高雅的品格和坚贞的精神,历来为国人所推崇。文房之中,竹制的器具比比皆是,竹雕笔筒也就更受文人的喜爱。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就写道:“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凤也曾在比同上以隶书刻款:“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由此不难看出竹制笔筒对于古代文人的独特魅力。

 

   象牙笔筒

清 象牙浅雕山水人物诗文笔筒

 

象牙笔筒在诸类笔筒中,更显雍容华贵,有玲珑剔透之感,是较为高雅、名贵的笔筒种类,也因此备受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颇具特色的藏品。虽其在古代是笔筒中高贵典雅的象征,但毕竟取材自象牙,用料奢华且不环保,与当下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不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瓷笔筒

清 粉彩庭院人物图题诗笔筒

 

清 釉里三彩 玉堂富贵图笔筒

 

瓷制笔筒大多由瓷画艺人用粉彩原料绘制。明代瓷制笔筒所见基本为青花,绘制技法工细之极,不输画家。入清以后,瓷制笔筒更加丰富,青花、青花釉里红、墨彩、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应有尽有。在图案创作上,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或书法诗文,林林总总,美不胜收。

 

   其他材质笔筒

除上述几类材质笔筒外,还有玉石、料器、泥料等材质制成的笔筒。在工匠的精心制作下,这些材质的笔筒也都设计精良,美轮美奂,有鬼斧神工之感。

 

清 青白玉高士赏游图委角方笔筒

 

清 水晶留皮螭龙纹笔筒

 

清 杨季初款 紫砂泥绘唐人诗意笔筒

 

清 剔彩百老图笔筒

 

中国文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注重个人品味,追求生存格调。这种格调与品味的追求,即使反映在笔筒这么简单的文具上仍然千姿百态。文人书房的陈设,大到整体布局,小到案头的笔筒都叙说着主人的审美格调,也向后人展示着他人生的心境与追求。

 

上一篇:【雅器】京作宫廷范儿---景泰蓝

下一篇:【雅器】锁不住的浪漫---古老中国锁

X关注书院中国微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