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人生若只如初见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诞辰360年纪念-书院中国

新闻活动

首页 >> 新闻活动 >> 书院专题 >> 雅文 >> 查看详情

【雅文】人生若只如初见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诞辰360年纪念

浏览次数:1236次      更新时间:2015-09-10 21:51:00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悲情男子,他文武双全,他是清朝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有南唐后主遗风,哀感顽艳,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2015年1月19日,是纳兰性德诞辰360周年。情感的共鸣没有时空界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传奇一生和他至真至纯的人间感怀。

纳兰性德的词和后主词一样,带有一种混然天成的华贵,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雅气质,“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纳兰性德的词并不像许多宋代的词那样刻意地进行雕饰,用词也不太忌讳重复与浅露,但这丝毫不使纳兰词显得粗俗与浅薄,反而觉得有一种自然的韵味。

他身上有众多的矛盾之处:生为满人,他却痴迷于汉文化;骨子里是个文人,从事的却是武将这个行当;身为宰相公子、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置身于姹紫嫣红、朱门广厦之中,心却游离于繁华喧闹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他是地道的满族八旗子弟,结交的却都是一些年长的汉族落拓文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人在仕途,却一生为情所累……
 


 

纳兰性德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宰相纳兰明珠,自己也是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他的生活是闲适的,事业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从朝廷上下的倾轧中看到了时局的黑暗,从爱妻的早逝中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从大批优秀人才被摧残的事实中感到了理想的渺茫,于是他时时“惴惴有临渊之忧”,他自己也感叹“愁似湘江日夜潮”。

在这样的生活中,纳兰性德选择了“词”这种艺术形式来寄托他的苦闷,所以他的词都是有感而发,没有丝毫的无病呻吟,他文风清澈,感情炽烈而放达,运笔如行云流水,毫不沾滞,任由真纯充沛的感情在笔端自然流露,完全不事雕饰,天籁自鸣,这便是纳兰词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也正是这种自然之美,造就了纳兰性德的艺术成就。

纳兰性德生性澹泊。在涉猎汉文学传统时,他将李白、陶潜奉为楷模。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不到30岁竟“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产生了“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的出世之想,这种心绪给他的作品涂上了一层浓重的哀愁。思乡、思亲、思友的主题,词集里多有所见。顾贞观说:“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忍卒读。”
 


在纳兰性德留存的348首词中,清冷的意象贯穿全词,塑造出孤寂之感。读来眼前似乎映出一个白衣文士的背影,背手独立在残雪之中。用“惆怅客”代纳兰性德之名,再合适不过。康熙二十四年,仅30岁的纳兰性德病倒在暮春,并于不久后,逝于这暮春一样的年华。

他短暂的一生,在满汉文化之间来回,笔墨与涕泪共纵,留予后人无限的缅怀与追思。他曾经作有一首《浣溪沙》,颇有他一生写照的味道,在词里面他写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木兰辞】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

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

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

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海,天上人间情一诺,

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如梦令】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伴。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好事近】

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

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

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纳兰性德小传】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先祖原为蒙古吐默特氏,因攻占纳□部,以地为氏,改姓纳□——即纳兰。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康熙非常赏识他的才干,曾委派他到黑龙江呼伦,查勘沙俄侵扰情况,并安抚达斡尔边民。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纳兰性德的词集《侧帽集》于康熙十七年(1678)问世,时年仅24岁。继而,另一词集《饮水词》在吴中刊行。而综合编纂他诗、词、 文、 赋为《通志堂集》的,则是他的汉文老师徐乾学。 他的词集问世后,曾形成“家家争唱饮水词”(曹寅语)的局面。这不仅因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郑振铎语),其思想的深沉,风格的清新,抒情状物的不落窠臼、别开生面,也是重要原因。当时他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上一篇:【雅文】古诗十九首 : 东汉文人质而不鄙的五言忧思

下一篇:【荐书】一个赤子写另一个赤子的书――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X关注书院中国微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