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丨上施下效为"教" 养子为善为"育"-书院中国

新闻活动

首页 >> 新闻活动 >> 书院专题 >> 雅文 >> 查看详情

说文解字丨上施下效为"教" 养子为善为"育"

浏览次数:6255次      更新时间:2016-02-01 16:53:00


说文解字        教  育 

 

jiao 教

 

 

 

“教”字,为会意字。左下方为“子”,左上方为“爻”,我们从上面的篆文中可以看出左旁并非“孝”字。而右边的反文也是字,音pu,一声,甲骨文中可看出其形为手举棍,为执以教导人者。

左上方“爻”,代表字音“yao”,二声,上面的“x”为教育者画的,下面为受教育者画的“x”。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礼记 . 学记》中记载:“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文字启示录=

单从字形的意义来说,

“教”字更注重“做与效”,

而不是简单的“说与听”。
 

yu 育

 


 

  “育”字,为会意字。从金文大篆的字形上看,上面是一位女人,下面是一个头朝下的孩子,旁边还有水滴或血滴,所以,“育”的本义是妇女分娩的一刹那。发展到小篆,从“子”从“月”,“子”在上,“月”在下。

《说文解字》中说:“育,养子使作善也。"古书中,“育”与“毓”是同一个字,左边是一位头戴头饰的女人,代表母亲,右上是一个头朝下的孩子,右下方是”川“,代表顺产。后来,“毓”字专用于称呼人名。

 

= 文字启示录=

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往往更偏重“教”,

而忽略了“育”。

严为教,慈为育,二者缺一不可,

“身教重于言教”更是不容忽视。

 

父母、老师不要总是

叮咛、监督、审查孩子,

孩子们一旦在严父慈母的言谈话语中

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期待,

内在动力就会激发,

就会更聪明、能干、更有悟性。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

这样讲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方式:

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上一篇:说文解字丨敲击为"考" 检验为"试"

下一篇:说文解字丨终为"冬" 极为"至"

X关注书院中国微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