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书院中国

新闻活动

首页 >> 新闻活动 >> 书院专题 >> 知时节 >> 查看详情

大暑

浏览次数:994次      更新时间:2015-07-23 12:04:0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三候: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
 

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伏贴对酷暑

暑最热时,大家以各种方式乘凉避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满天之夜作"感凉会",都是盛夏乐趣。民间多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伏贴是俯首帖耳面对酷暑的意思。老北京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三种不同面食,其实都是古人"伏日作汤饼辟恶"的具体化,汤饼泛指一切面食。

 

大暑养生:“大暑热最极,要防伤心气”。

“暑”是炎热的意思,24节气中的“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盛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s蕴熏蒸,湿气充斥,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
 


 

食粥心安

 

暑天的饮食调摄以其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天气炎热,易伤津耗气,可选用食用药粥来滋补身体。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食粥的重要。大暑喝粥,需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为主。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鸭肉等;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健脾养胃食物则为赤小豆、薏米、南瓜等。
 

绿豆粳米粥:绿豆入温水浸泡2小时,和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
 













 

 

 



 

 

上一篇:立秋

下一篇:小暑

X关注书院中国微信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