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党建公益大讲堂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浏览:35次发布时间:2025-06-18 21:32:0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5年6月18日,一场意义深远的党建公益大讲堂在雍和航行科技园区8号楼的一层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由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特邀中央党校刘飞教授主讲。和平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与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组办的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的文化思想。此次活动邀请了社区众多党员干部参加,也吸引了许多文化工作者及文化爱好者参与。

讲座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展开,刘飞教授将讲解内容精心分层为四大板块,层层递进,剖析深刻。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板块,刘教授指出,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历史角度看,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软实力提高的进程。党始终把文化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确保文化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如今,在多元文化的复杂背景下,更要强化党对文化工作全方位、系统性、整体性的领导,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等原则不容动摇。各级党委需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增强政治敏锐性,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让党的旗帜在文化战线高高飘扬。

刘飞教授将习近平在不同时期的讲话内容中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总结为:九个坚持、七个着力、十一个方面,及十四个强调。从“宣传”到“以文化人”,用文化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注重在宣传工作开展中的“真实”和“理性”。

“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部分,刘教授强调,“两个结合”是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厚根基。二者相互结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赋予其时代内涵。我们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巩固文化主体性,进而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找到了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谈到“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时,刘教授表示,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现场还给大家播放了多部宣传中国文化自信的短片,让大家更深刻的学习和理解到大国文化自信。然而,我们仍需围绕推动文化繁荣这一使命,全面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加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物质生活已经算富足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深入贯彻中央白线规定精神。

最后,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板块。刘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愈发重要。我们要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将中国经验升华为中国理论,立足中华文明深厚实践,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在国际交流中,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全球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贴近实际。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明确了在各自岗位上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方向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