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夏夜里品赏王维的山水空境|书院中国 【雅文】夏夜里品赏王维的山水空境|书院中国

【雅文】夏夜里品赏王维的山水空境

浏览:1335次发布时间:2015-09-11 23:43:00

【编者按】

我一直觉得,大师的作品就像是一粒种子,可以生发、可以延展,在观者受众的心中幻化出生命的意象,或者感动、或者震撼、或者抚慰。

读王维的诗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几个汉字经过作者的排列组合之后,竟然气象万千,周围弥漫了空灵淡远的意境,犹如空谷回响,时时让读者的心震颤。

王维的诗对后世的禅家、画家、文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就在于他的诗不是文字游戏,更不是自然白描,而是诗人兴来独往、随意而安、悠闲自得、毫无挂碍的生命境象,随时随处体味人生的玄机。而这种彻悟的能力不是读书读来的,而是生命遭遇死亡又回转后的幡然醒悟。所以,不管你内心有多少爱恨纠缠,烦乱不堪,读了王维的诗总会在闲静的气氛中找到安慰与指引。
 


 

【王维山水诗清赏】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姚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辋川图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