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书院教育应得到体制的认同
2014年第四届书院传统和未来发展论坛中,楼宇烈教授就“关于书院的定位”谈到书院“为人之道,以道统艺,以艺臻道”的补充教育。
书院以传承文化为主,文化要传承才有发展。
关于书院发展的历史,前几届都有很多的探讨,从古代的书院到现在的书院是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的。我们古代的书院是以藏书、读书、教书、著书等等为一体的社会载体,而且主要是对成年人的教育。那么在今天,我们书院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对成年人的教育之外还做了很多的社会公益类的讲座,而且还延伸到了儿童教育、启蒙教育。
这个在过去属于私塾的功能,而现在由书院承担了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从总体上来讲,书院以传承文化为主,文化要传承才有发展。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才能发展的更好。而传承中间,最重要的是人的教育为主的传承而不是知识的传承,是怎样做人,为人之道的传承。而现在的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在于知识的传授。所以社会大众特别需要,在为人之道的这个教育方面的传承,书院就是在不断的在遵循、顺应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环境而蓬勃发展起来的。
三个梦组成一个中国梦
从我们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近代确实是在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现在都说我们要做一个中国梦。我们这个梦,我想是要分成三个梦来做。
第一个梦,我们要独立,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们中国逐步的被西方列强所掌控,陷入了一种半殖民地的社会状态。所以独立梦成为当时国家民族的最根本的梦想。那么,实际上这样的梦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从甲午战争以后,进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没有真正实现独立的梦。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独立。这个过程从1840年到1949年,整整109年才实现。
这之后就是我们的富强梦,而我们的富强梦,也做了60多年,也走过很多的弯路,直到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才初步的实现了这个的富强梦。当然,我们领土广大,人口众多,要真正的实现完全的富强,我们还有很远的很艰巨的道路要走。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梦,当然就是文化的复兴的梦。一个国家,它的强大,、它的进步、它的繁荣体现在什么地方呢,100多年前,一位英国的思想家就曾经讲过,国家的强大、进步、繁荣,并不在于这个国家的国库如何的殷实,也不在于它的城池如何的坚固,更不在于它的公共设施如何的华丽,那么一个国家的强大、进步、繁荣他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它体现在全民的文化素质上。全民的文化素质里就包括他们所受的教育、他们的理想以及他们的品格。
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一个民族的真正强大,都体现在了它的民众的文化素质、教育、理想和品格上。
我们现在能不能在这些方面称得上强大呢?显然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书院的兴起也正因为看到了我们现在教育中的问题,重新来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品格培养上的意义与作用,所以才有了书院蓬勃发展的形式,并且现在国家领导在各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了。
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
教育,我们常常讲,并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而在古代,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根本的,亲属们的相互关怀也是重要的教育方面,那么除此之外,就是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教育不仅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它也是以教育怎么做人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所以朱熹曾经在《大学章句序》讲过,儿童的教育从8岁开始,8岁到15岁主要是教他们行为礼仪规范,比如说他的小学是教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和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主要都是注重于孩子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的养成,这是蒙学教育和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点。
15岁以后进入大学,那么要进行做人道理,道的层面的教育,所以都是围绕着做人的行为规范,依照做人的道德理念这方面来进行教育的,在这个教育中间,我们当然也要去探求物理,探求天、地、人在各方面的理,那么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现在的教育可以说有严重地缺失,我们学校教育传授文化知识,而且是用一种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方式来管理,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用一种标准来要求孩子,而且还是用一种刻板的方式来教育,使得孩子们受到各种各样规矩的束缚,非常的痛苦。
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对我们来讲应该说比过去要好,特别是习主席连续很多次的发表演说,都对传统文化有很多的肯定,很多的指导,而且大家都在这方面做了工作。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又在拟定一个传统文化的教材以及传统文化的读本的计划,对于传统文化的教材这一方面,他们收录了全国各地,以及台湾、香港、新加坡等等各方面的材料来研究,希望有更好的国学教材提供给社会。
书院教育要争取体制的认同
同时我感觉到,我们书院还需继续努力,争取书院的教育也能够为我们的体制所认同。现在的书院教育,应该说有的书院积累了很多经验,效果也是很好的,也得到社会的认同的,但是由于我们的书院没有被纳入体制内,所以它教育出的孩子们的去向问题、升学问题都存在。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中,这个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一个观念转变问题,为什么说很容易解决呢?因为我们并不需要追究他从哪学习来的知识,哪学习来的理论,哪继承的教育,只要能够通过我们的入学考试要求,就可以进来。
可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拿的体制内小学的文凭,才能去考中学,我们只有有了高中的文凭,才能进入大学。而这方面在我们现在书院里是没有的,是缺失的。因为它不在体制之内。所以我们的大学招生应该是这样的,只要能够通过我们的大学录取考试,就可以上学,在过去是这样的,在世界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现在就不行呢?所以我希望各位从事书院教育的人们重视这个问题,这样我们书院才能有一个正规的发展,其实也只有这样我们书院才会自觉的遵守共同的教育标准。
共同的办学规范
现在书院教育里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我们也不能否认,办书院的人的理念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办学规范。当然规范并不等于教条,千篇一律,在这个规范之内,可以百花齐放,各有作为,各有特色。我们现在的小学、中学没有特色甚至大学都是一样。而只有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才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所以希望我们的书院既要有规范又要有特色,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所有书院又都有一个共同的规范。我们还需要社会的认同,让书院教育出的孩子也能跟体制内教育出的孩子具有同样的升学、就业资格。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很长时间的努力。
我相信我们今天在座的,都是热心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是能够对于当今教育有所补充、有所推动的一批仁人志士,所以我也相信通过这几次的论坛,能够让我们对书院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对书院如何发展的更好,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下一篇:岳麓书院何以成就中华文化地标